|
信息简报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编制纪实
发布日期:2011-05-16 01:46:30
来源:校长办公室
作者:admin
广纳贤言,紧贴时代,科学谋划,共绘蓝图 12月2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正式在校内公布。规划的编制,凝结着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才干;规划的公布,展示了学校新五十年开局五年的纲领指南。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在新起点上谋求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科学规划学校今后五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根据市教委的要求,顺应上海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深刻领会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系统总结50年的办学实践和办学经验,特别是“十一五”规划的贯彻完成情况,以学校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为基础,在学校党政的统一部署下,广泛发动,广纳贤言,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完成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一、编制历程 2009年上半年,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学校编制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在该纲要编制时,就已经对“十二五”规划的框架构思进行了思考,特别是在目标、任务和形式等方面考虑到了两者的一致性和衔接性。 2010年初,学校明确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2010年学校党政工作计划,并落实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今年3月20日-5月20日,学校根据市教委的要求,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关于上海市“十二五”规划、上海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学校“十二五”规划编制大讨论,共进行了20余场次,近千人参加,讨论汇总的建议为上级部门规划的制订提供了参考,同时也在原则、思路,以及舆论氛围的营造上,为学校“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至8月,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通过前期的准备,规划编制工作班子与高教所完成规划初稿的起草。 9至11月,继第一轮大讨论活动之后,针对“十二五”规划初稿,学校组织了9场专题座谈会以及一系列调研征询活动,形成了“十二五”规划讨论的第二次高潮,共汇总了三百多条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党政多次召开协调会,听取意见,指导编制工作。参与编制的人员主动与各部门执笔人交流、讨论50余次,共同探讨写作思路和修改办法。同时,“十二五”规划的编制牵动了教职员工的心,学校经常收到学院、教职员工的电子邮件,还有一些员工直接向编制人员提出建议达20余人次,学校认真听取了他们的合理化建议,经整理整合后与职能部门负责人做了沟通。 11月底,学校“十二五”规划在经过近一年的调研、酝酿、修改、完善后完成最后编制,同时经校长办公会议、校党委常委会讨论后,最终形成上报稿。 二、编制特点 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校领导徐佩莉书记、胡寿根校长全面部署,莫惠林副校长直接负责了本次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并参加多次专题座谈会,听取来自学校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学校的未来发展,并对规划的编制提出了具体指导。完稿前,徐书记和胡校长还亲自就规划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修改。正是有了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才保证了这次规划编制的质量。 加强研究,科学规划。为了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编制小组和各执笔部门结合规划编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认真分析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解读国家、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系统总结学校五十年的办学实践和经验,回顾“十一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的完成情况,积累了大量资料和素材,并通过多次研讨、调研,形成了相关学术论文,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广开言路,广纳贤言。规划的编制,是一个决策的过程,更是一个民主参与的过程。一系列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调研研讨、座谈会、意见征询等活动,得到了全校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响应。老领导、学术委员会成员、学科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学院(部、中心)院长(主任)、在职教授、退休教授、民主党派负责人以及一线教职工,分别以不同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建言献策。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认真总结了“十一五”期间该学院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师资队伍建设是增进学科专业活力与后劲的关键因素,这对推动学校“十二五”发展有重要示范和引导作用。大家对“十二五”前两年学校实施“百人计划”予以高度肯定。 老校长汤佩铮更是专门为此拟写了两千多字的书面建议,为学校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更为我们留下了情牵学校、负责执着的精神财富。 在第二轮征询活动中,共征得建议和意见349条,采用316条,采用率为90.5%,为编制好我校“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丰富了内容,拓宽了思路。 对接社会,紧扣定位。与上级文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国家、市中长期规划、人才规划的呼应;二是与国家、市经济转型的对接(创新、新型产业),体现在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节能减排的校园规划等方面;三是以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体现在学校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智慧型劳动者)、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在总结“十一五”成绩,吸收经验、寻找不足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五年的全面规划。 各方配合,协同合作。党办、校办牵头协调,学院和职能部门提交相关板块内容材料,高教所负责框架设计、执笔和统稿。正因为各方通力合作,协同配合,才确保了本次编制工作的优质、高效完成。 新的蓝图已经绘就,面对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将肩负起光荣而崇高的历史使命,发扬传统,坚持定位,主动适应和服务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沿着既定的目标,在培养更高知识水平、更强技术能力和更大社会责任的新时期智慧劳动者的征程中作出我们新的贡献。 校 办 |